上午11時至下午7時
地點:數碼港2期4樓平台
2012年
9月22日及23日
10月6日及7日
11月17日及18日(地點:數碼港商場全天侯廣場)
2013年
1月19日及20日
2月23日及24日
3月16日及17日
免費入場 (放影安排視乎當日天氣情況而定)
>> 更多資訊
那邊十月全城哈囉喂,這裡工廠大廈播鬼片。
鬼怪片作為類型電影,既為觀眾提供驚嚇娛樂,也能盛載深層自省善惡反思,由於故事涉及靈體異域,意念橋段往往天馬行空,驚怒哀樂,層出不窮:蒜頭金錢桃木劍各施各法治殭屍,夫妻陰陽相隔肝腸寸斷搓陶泥,撒旦之子666,娃鬼怪嬰天師捉妖逐邪逐鬼逐個捉,前世今生報恩報仇難為正邪定分界;製作上億萬巨構,小本獨立,林林總總,不拘一格。電影文化中心將於十月四個週末夜,選映四齣「鬼片」,放映後均設討論會,由嘉賓講者帶領分享,屆時也歡迎觀眾自攜電影片段(不超過10分鐘),公諸同好,開心分享。
*電影文化中心保留自攜片段可否放映的最終決定權。
>> 更多資訊
教與學從來都存在著權力和階級的角力,「洗腦」存活於日常生活中。在歷年的抗爭運動裡,學生無懼表達異義,不以分數、威權及制度綁架思考自由 ,自發組織力量以抗衝極權。走在街頭,直面權力,其經驗及知識的累積亦是一種另類學習的實踐。
「給電影公民的兩堂課」以藝術及歷史視野反思教育本質,從體制學習裡,及至抗爭運動的參與上,提問學生的主體是什麼?
我們相信課堂可以發生於體制外,因為知識亦存活於日常。讓我們拉闊運動的想像,在社區開放更多學習空間,將教與學實踐於不同的生活場境。首兩堂課旨在拋磚引玉,期待日後你們提出更多建議及想像,令運動續持進行。
我們設有小型電影資源中心,收集與電影相關的影音資料、書籍、期刊及文獻等,歡迎街坊朋友上來使用,仲有免費WiFi服務,不失為一個學習既好地方。
>> 更多資訊
長者放映會後設對談的環節,每2位學生與1位長者對話,就播放電影的主題訪問
長者昔日生活經驗。學生會以文字紀錄訪問內容,而我們亦安排了攝製隊拍攝當日
的活動情況,主要紀錄長幼兩代的對談及溝通內容 。探訪後,學生需撰寫事後感想,
優秀的文章可獲頒獎狀,及刊登於康文署的網頁。
>>
一個落區的放映活動,由政府康文署的電影節目組主辦,由電影文化中心(香港)
統籌。放映地點是老人中心。
學童與長者兩個不同的年齡層,在觀看老電影後分享感受,
老一輩是舊有的觀影經歷,回味當年香港的情與事;
學童則從影片中認識舊香港的面貌與社會倫理,
藉著老幼觀影後的對談,令電影文化、舊有的歷史薪火相傳。
>>
招聘兼職行政助理一名
自2011年5月重啟以來,中心已與不同的界別合作,舉辦各類型放映會、講座及研討會等活動,向大眾推廣多元的視像文化。未來,我們將專住於教育、文化交流及社區發展,推行多項持續的大型計劃,歡迎有志者加入我們,一起為本土電影及文化播種!
>> 更多資訊
內地紀錄片欠缺放映及推廣平台,製作資源匱乏,在艱苦的製作環境下,製作人為著個人理想堅持創作,紀錄當下中國人民的生活形態,探討社會種種的現象,找尋背後的真相。回歸十四年,港人背靠祖國,除了急速的經濟增長,對於當下中國的社會狀況又知道多少? 今年三月,「紀錄中國」將放映多部內地紀錄片,讓香港觀眾了解當下中國不同的面貌,對照兩地文化。放映以外,中心將邀請多位文化評論員、社會學者等參與映後座談,就相關議題去討論、分析及反思兩地的文化身份。
講者名單(掛名不分先後):
周俊輝、馮美華、謝志峰、余若薇、陳淑莊、何式凝、柳俊江、葉寶琳、卓伯棠、蕭景路
>>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