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後回顧2020年香港電影,我們會記得甚麼?假如「後九七」曾是理解香港電影的重要座標,如今我們業已進入壓抑的「後二零一九」時期。後二零一九伊始,便迎來疫情與國安法的衝擊。城內的人惶惑悲慟,香港電影也只能直面步步進逼的現實。但在歷史的關口面前,香港電影從未缺席;電影裏的真實,為這一年的混亂、躊躇、憂鬱與激憤留下時代的憑證。遺城之內,昨日之日不可留,唯有重拾記憶,才能真實地活着。願我們能好好看電影,記住這些香港電影曾經存在過,然後繼續砥礪前行。
----------------------
《香港電影2020:紀實遺城》
主編:鄭超、致寧
設計:黃倬詠
出版及香港發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目錄:
會長的話 編者序
第一章 綜論──「香港的小縮影」
第二章 紀錄片──「整個香港都回不去了」
第三章 獨立電影──「在行程中探索自由」
第四章 本土電影──「逆境自強的時代呼聲」
第五章 合拍片──「夾縫間的存在」
第六章 華語電影──「失去家鄉的虛無」
第七章 台灣電影──「疏離與病痛蔓延時」
第八章 香港電影十年回顧(2011-2020)
第九章 追念故人
第十章 第二十七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附錄
----------------------
誠摯推薦
陳清僑、黃建業、黃綺琳、柯煒林、鹽叔@好青年荼毒室
電影是暗室中的光景。2020年,病毒徹底污染了這裏人所共想的自由氣息。但作息者耕耘不絕,始終守護光影無限。創作和評論的堅持,毋懼歷史,讓擦出的火花吶喊。這便是香港。
──陳清僑(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教授)
這書或許不只是年度香港電影回顧。在此困頓的時代,依然用文字鐫刻電影的熱情。見證一份華語片風華勁挺的關愛。
──黃建業(電影系教授、前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
本書從「逆疫市」的現象電影、到現已無法完整在香港放映的紀錄片,乃至短片都一一論及,在艱辛的一年為香港電影留下了完整的紀錄及分析。絕對是香港電影愛好者的珍貴收藏書。
──黃綺琳(《金都》編導)
高中那時剛對電影產生興趣,總會翻開副刊找影評,囫圇吞棗記了一大堆電影用語,覺得影評人要懂很多。在這時代,我們更需要討論香港電影,無論讚賞或批評,謝謝評論學會。
──柯煒林(《濁水漂流》演員)
電影需要看,但也需要討論、評論,讓我們欣賞到電影的更多面貌。在此時此刻的香港,認真的討論香港電影,更形重要、更加難得。
──楊俊賢(鹽叔@好青年荼毒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