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C 流動電影學堂 Zoom Class】 2022年4月

Architekture In Motion】

05  – 07 May 2023 @Hong Kong Arts Centre, Louis Koo Cinema 

5 screenings &  2 seminars 

“Architekture In Motion” is a film programme that includes both documentaries and drama films in order for audiences to appreciate the aesthetic value of architecture comprehensively. It is our goal that not only can our participants explore architecture through films, but they can also learn to understand films through the lens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Furthermore, this programme also serves to cultivate the aesthetic sense of audiences and to stimulate local creators’ thoughts on architectural visualization. With such goals in mind, we would like to present to you a few selected short films made by new-generation filmmakers that features the visual aspect of architecture. Apart from the screening, we also have two seminars. The first seminar is called ‘Poetry of Concrete: Brutalist Architecture and Cinema’, which explores the appeal of brutalist architecture to filmmakers. The second seminar ‘A Spatial Cinema Manifesto’ will be hosted by Kal Ng, who will present his latest short essay film and share his long-time thoughts on spatial cinema with us.

【話說楚原】(曾肇弘) X 【大友克洋與今敏—敘事與視覺實驗】(馮慶強) 最近大家都無奈地成了宅男宅女,短時間內無法與大家在FCC見面,但我們知道大家很想充實在家的時間。因此,FCC安排了一系列 zoom class,即使身處海外也可一同參與。 4月將由曾肇弘及馮慶強率先擔任 zoom class 導師。只需要一個【Apr Zoom Class Pass】就可以自由揀選上兩位的流動學堂!

【Apr Zoom Class Pass】 $700

2022年4月內自由參與【FCC 流動電影學堂 Zoom Class】

(Mon class) 【大友克洋與今敏—敘事與視覺實驗】

導師:馮慶強

4月4日、11日、25日 | 7:30 – 9:30pm

此系列費用: $350 (Wed class)

【話說楚原】

導師:曾肇弘

4月6日、13日、20日、27日 | 7:30 – 9:30pm

此系列費用: $450

(*海外朋友如欲以小組/團體形式,另行安排上課時間,歡迎查詢)

報名: https://forms.gle/ZYazydn29bthkckQ8

付款方式: 【Pass 及 獨立系列】轉數快 FPS : info@hkfcc.org (請註明參加者姓名)

【Pass only】Paypal / Credit card (3% 手續費): https://hkfcc.org/store/Apr-Zoom-Class-Pass-p451065810

請保留付款紀錄及上傳至此表格內。如欲索取其他付款方式,請電郵至 info@hkfcc.org

查詢:2375 6618/fb / ig inbox 王小姐/ 石小姐

【大友克洋與今敏】(馮慶強)

若果以宮崎駿所帶領的「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作為典範,將細田守、新海誠作品視為某種延伸的話,那麼,大友克洋與今敏的創造性,是對於分鏡的概念、邏輯進行了結構性的改革,透過對體制、秩序的不信任,重新建立起獨特的世界觀,並且為增添人物的複雜性,交織出如迷宮一樣的敘事架構。適逢《大友克洋全集》的出版計劃已經展開,撼動漫畫史的《童夢》重新再版,是時候以此做起點,回顧大友克洋、今敏的另類掘起,並嘗試從作品的賞析之中,瞭解兩位動漫巨人的畢生追求。課程的討論範圍,涉及漫畫與電影,內容包括《新寶島》、《再見日本》、《氣氛戰爭》、《恐怖桃園》、《海歸線》、《機械人嘉年華》、《迷宮物語/工事中止命令》、《回憶三部曲》(MEMORIES)、《SHORT PEACE/火要鎮》、《妄想代理人》、《亞基拉》、《蒸氣小子》、《藍色恐懼》(Perfect Blue)、《東京教父》等。

***********

【話說楚原】 曾肇弘

由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由粵語片到國語片,楚原見證香港電影興衰,堪稱最具代表性的大導演。然而,楚原作品繁多(導演作品約120多部),而且片源複雜,要一時間看遍,實在談何容易。我們將嘗試抽絲剝繭,從豐富的訪問與文獻,還有大量電影片段,有系統介紹楚原的經歷與作品,分析其獨特的電影風格,向一代導演致敬!

〈第一講:楚原與香港電影〉回望楚原的從影經歷,就像翻開香港電影歷史。由粵語片興盛,到急劇「清零」,之後加入邵氏拍國語片,卻又促成粵語電影復甦,亦見證片廠制沒落……楚原的電影生涯有哪幾個重要時刻?他是如何從時代洪流裏,走出自己的道路?

(參考電影:《唐山阿嫂》、《血染相思谷》、《冷暖青春》、《七十二家房客》等)

〈第二講:社會倫理、文藝片〉

社會倫理是粵語片的傳統類型,楚原如何承先啟後,拍出跟前人不同的作品?他對文藝片情有獨鍾,當中的永恆主題是甚麼?在七、八十年代武打動作片大行其道之際,為何他仍堅持拍攝文藝片呢?

(參考電影:《可憐天下父母心》、《含淚的玫瑰》、《原來我負卿》、《冬戀》、《小樓殘夢》等)

〈第三講:喜劇、偵探懸疑〉

楚原自言不懂得執導喜劇與偵探片,然而他卻拍出不少傳世的代表作,他的靈感從何而來?楚原式喜劇對港產片最大的影響又是甚麼?

(參考電影:《糊塗太太》、《大丈夫日記》、《黑玫瑰》、《玉女神偷》、《聰明太太笨丈夫》、《錄音機情殺案》等)

〈第四講:古裝、武俠片〉

楚原七十年代開始拍武俠片,他改編古龍的一系列作品,深深影響港、台兩地。相比起胡金銓、張徹等武俠片宗師,楚原的武俠片有何特色?在華語武俠片的脈絡裏,楚原的作品又有甚麼開創性意義?

(參考電影:《愛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

*********

曾肇弘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文學碩士,曾從事出版、教育工作,現為電影文化中心(香港)副主席、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香港演藝學院電影及電視學院客席講師,經常為香港電影資料館、各學校作演講、映後談或社區導賞。文章散見於《星島日報》、網媒《虛詞》等。

馮慶強

早年從事漫畫,後轉至廣告及電影製作,擔任導演、特效設計、美術指導等工作,onebyone studio 創辦人。現任「香港粵語片研究會」主席及電影文化中心 (香港) 董事、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客席講師。